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

新唐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落空〞的11个政策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ntdtv 
Economist GMAT Tutor.

The results you want. The flexibility you need. Claim your 7-day free trial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落空〞的11个政策
Nov 14th 2013, 02:31, by www.ntdtv.com

【新唐人2013年11月14日讯】(新唐人记者李剑综合报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有七次三中全会,七次中五次谈改革,两次谈农村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更宣称要全面深化改革。有分析认为,十八大三中全会上将会公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有11个政策落空

中共闭门四天所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结束,会议将会公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如何回应民意关切,也成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里昂、瑞银、巴克莱等国外机构和专家认为,对三中全会抱有多高的期待,就会有多深的失望。因为很多问题是利益分配问题。

《搜狐财经》刊文解析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落空〞的11个改革政策。

1. 小产权房可能不能转正

原因解析:全国各个地方小产权问题情况复杂。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小产权房的总体数据难以统计,另一方面,如果要解决一些城市周边的小产权房,涉及的将不仅仅是老百姓的财产问题,而是居住问题。所以,这么多年来小产权房无法根本解决。

现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农村宅基地建房,不可以购买小产权房。但屡禁不止。自1995年起,小产权房问题便逐渐显现,国务院也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由国土部和住建部牵头组成的清理小组,但清理工作一直难有进展。目前在北京、天津、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济南、郑州。广州、深圳等地,均已建起大量小产权房。

2. 全口径预算管理难以加强

原因解析:〝全口径预算管理〞被视为预算改革乃至财税体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公开、透明、规范、完整〞预算制度的基石,它意味着所有财政性资金无一例外地需要进入法定程序〝过堂〞,受人大监督。依照当前法定支出的规定,科技和农业支出和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挂钩,如果实现全口径预算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经常性预算收入的基数扩大,将导致法定支出增加。专家认为,这一问题涉及到预演演算法和部门法的冲突,是单一部门难以谋划解决的,导致财政部门对全口径预算有所顾虑。

现状:今年,财政部首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被视为是中国初步实现全口径预算的标志。但仍有大量当局收入还未纳入预算管理。此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账本和社保账本,土地出让金等其他当局性基金收入至今也没有全部纳入。

3. 国企改革难以大刀阔斧

原因解析:国企改革首先要清查国有资产〝家底〞;其次,明确国有企业定位,避免与民争利。国有企业从部分行业退出或分拆一些大型国企、要求地方性国企分红、民营企业如果要贴近市场、细分市场,垄断体制就必须改革;第三,国资委应该对全国人大负责,委托管理人经营国有企业。但这些目前中共还没有达成共识,谈不拢。

方向:本次全会可能的结果(也是改革者的目标)是国企改革将不动声色地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渐进式国企改革唯一的问题在于往往耗时过长,且结果无法预测。

4. 中央和地方当局之间的财税关系不大可能重构

原因解析:财税体制改革涉及不同利益集团和各级当局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因此也是最难操作的。尽管这方面可能会出现许多调整,但未来两年内以下方面难有重大突破:中央当局向地方当局作大规模让税、大举发行地方市政债、全国范围征收房产税或对个人所得税作出重大改革。

方向:接近决策层人士透露,财税改革的大方向,即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至于各个版本的改革方案最终哪一套会被更多采纳,目前仍存诸多变数。该人士说,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中央上收部分事权,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是此轮财税改革的重要议题,但财税改革牵涉多方利益,各部委间、中央与地方间的诉求各异,争议颇多。

5. 对过剩产能和国有企业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重组

原因解析:当局一贯担心重组带来的不稳定和失业,因此很可能会选择提振需求和限制新产能来作为解决过剩产能的主要手段。尽管目前许多领域都存在过剩产能,但国有企业的处境并没有90年代末那么糟,因此当局不会很快启动大规模国企改革或私有化。然而,价格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会有助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间接冲击到国有企业。

现状:官方调研数据表明中国31个行业存在过剩情况,传统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部分行业仍有产能过剩加剧的趋势。当前就国务院层面来讲,钢铁、电解铝等五个重点产业的审批权考虑过要下放地方,但最终没有实现,中央还是希望暂且掌握该项权力。

6. 银行不良贷款和地方当局债务难清理

原因解析:从当局角度来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然稳健,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1%,远未严重到需要当局救助或资本重组的地步。对于可能隐藏着的大量不良贷款,中央当局可以选择:1) 等待经济增长改善;2) 让银行逐步消化;3) 向地方当局施压、要求其尽可能还债,包括通过有序出售资产等方式。

现状:中国的债务占GDP比例已经升至207%,信贷增长持续高于生产力增长,这会使投资者非常担忧不良贷款增加。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左右,资产质量并没有像一些人预计的那样极大地恶化。但分析师认为,这体现出银行保持着贷款高速增长的势头,倒不能说明他们提供的是优质贷款。

7. 打压影子银行、大力去槓杆难以进行

原因解析:当局内部对于中国整体槓杆率过高、影子银行存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当局仍在试图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降低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尽管当局对一些金融产品的风险表示了担忧,但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发展债券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已是既定目标。

现状:据央行调查统计司数据,2002年到2011年,国内社会融资额由2万亿增至12.83万亿元,而银行信贷占比却由91.9%降至58%。短短数年,资金疯狂向其他平台运动,股市、债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基金、PE、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等,蔚为壮观,〝影子银行〞大行其道。

8. 土地改革不太可能出现重大突破

原因解析:由于牵涉到诸多复杂问题,最有可能的阻力来自于地方当局,因为这显然动了他们已有的蛋糕。土地改革只可能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当局会尽可能地尝试多种形式的试点,但不会马上实施〝同地同价〞原则。短期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的难度也非常大。

方向: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用地流转、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话题不断升温。业界认为,在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初衷下,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土地二元结构限制。据媒体报道,国土部门今后工作重点之一也在于此,集体土地确权、流转试点等工作也在各地展开。

9. 计划生育政策可能只会微调

原因解析:尽管当局可能会允许少数地区和城市放宽〝单独〞政策,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短期内不会像一些市场人士预期的那样出现重大变化。对当局而言,让现有人口更充分地就业、保障食品安全、完善社会保障才是当务之急。正如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大连所说的:〝中国在长期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人口多的问题〞。

方向:预期未来生育政策调整可能是:先试点放开〝双独〞到〝单独〞可生育二胎,然后全面放开〝单独〞生育。

10. 不太可能全国大范围内征收房产税

原因解析:如果当局宣布对全国范围内相当大的存量房征收物业税,市场可能会将其视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此举也会为地方当局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短期内这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负面意外。

试点效果:2011年,上海、重庆两个城市开始试点,试点之初反对声和赞成声都很大。而纵观两年多来的效果,两个试点城市房价涨幅明显,调控房价的作用显然并未达到;征收的税额也非常低,占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零点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重庆2011年、2012年房产税收入分别为9000多万元;近2亿元。这样的数据,与财政收入比只是九牛一毛。

11. 未来十年所有重大改革措施的的路线图或具体时间表应该不会出现

原因解析:这是中共的全体会议,主要是为改革设定基本原则和方向、而非具体细节。此外,由于三中全会是中共的会议而非当局会议,而且考虑到艰难的改革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获取政治上和民众的支持,再加上许多问题上仍然存有较大争议,即便就要改革什么达成共识,对于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先后顺序也仍有争议。当局需要在未来几年里对各种提议进行论证和抉择。重大改革措施的的路线图或具体时间表就很难确定。

《大纪元》报导,十八届三中会提到的改革问题,触及到当局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层级,不同的派系,引发巨大的权力和利益转移,也就必然导致不同派系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强烈争夺以及利益集团的阻击。

报导指出,当表面敷衍的改革无济于事时,必然会引发真正的社会变革。那时,更多的民众会站起来对中共说不,新的变革海啸将会淹没红朝暴政。

相关标签:  三中全会    落空    政策    改革    

延伸阅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